【演出介绍】
话剧《12个人》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雷基纳德·罗斯编剧、田水执导,于2010年在沪首演,推出后引起话剧界、司法界热议。短兵相接的台词对抗、层层深入的案件推理、充满爆发力的表演方式……使得这部看似在探讨国外陪审制度的法律题材作品收获了大批观众:“好看,过瘾”,“既深刻又不乏趣味” ,“现场感受绝对酣畅淋漓,但是结束时也在心头留有余韵”等的高度评价。
上演14年,豆瓣超过3000人打出8.2分,数十位男演员出演过该剧。
![]()
话剧《12个人》讲述了一场发生在法庭外的激辩。临时被召集来的“陪审员”是十二个普普通通的人,素不相识,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性格和经验。看似已成定局的判决由于其中一人的异议而变得审慎和复杂起来。对生命的尊重、对偏见的反思、对公正的责任……逐渐地改变着他们的裁定。
《12个人》的剧情在一个灰白冷色调的密闭空间内展开。讨论室里布置简单,12把座椅陈列左右。简洁的舞美让110分钟的表演显得更加一气呵成。层层深入、高潮迭起的讨论让人大呼过瘾。人性的本质、弱点、对立的观点交织,形成了一场激烈的冲撞。在这里,有罪或无罪的选择并不是终极主题,对法律和生命的尊重,对“可以把一个人送上电椅的证词,必须准确!”的坚持,才是全剧扣人心弦的焦点。
《12个人》的英文是“12 angry men”,但12位怒汉的怒点却不相同——有人因偏见而怒,有人因不耐烦而怒,也有人因他人将生命视为儿戏而怒,为坚决捍卫民主和法治而怒。不同的怒点交锋、观点碰撞,多年来让观众们一刷再刷,“即使知道结局也依然扣人心弦”。
从始至终,我们都不知道陪审员的姓名,他们从事的职业和日常的生活也仅在寥寥数语中体现,但每个人的形象与性格都在一呼一吸、一张一弛中被塑造地清晰可辨,这也恰恰是舞台与戏剧的魅力。
与电影版不同,话剧版更具备现场性和即时性,通过演员们精湛的演绎,观众们的思考与情绪被充分调动,眼睛与大脑都非常忙碌,仿佛成为“第13位陪审员”,与台上的12位先生们一同参与了一场关于法律和生命的严肃讨论。因此,《12个人》力求在准确阐释雷基纳德·罗斯原作精髓之处的同时,配合舞台表现手段,加大表演的力度、精心调配场面的调度,令舞台呈现重新获得了一种现代感。
全剧以其严肃深刻的内涵,同样也引导着观众的反思:即使是看似完备的法律、法规或是制度,也有可能在执行的过程中,由于人为的因素而遭到破坏。而人的因素,有时又是最无法控制的。
而尊重真理、战胜自我,并始终保持“合理的怀疑”的警醒与敏锐,可能将是每一个人终生都需要面对的灵魂拷问。
![]()
【故事梗概】
一名16岁的男孩,被控在午夜杀害了自己的父亲,法庭上的证据极具说服力,被告显然会被裁决有罪,只要12位“陪审员”一致通过有罪,就可以将这男孩送上电椅。临时被召集来的“陪审员”是十二个普普通通的人,素不相识,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利益和经验。看似已成定局的判决由于其中一人的异议而变得审慎和复杂起来。对生命的尊重、对偏见的反思、对公正的责任……逐渐地改变着他们的裁定。
【演出亮点】
- 曾被改编为电影《十二怒汉》并获得柏林电影金熊奖
- 上演14年,豆瓣2分高口碑,多次展开全国巡演
- 短兵相接的台词对抗、层层深入的案件推理、充满爆发力的表演方式,极致展现“话剧”魅力
- 不容错过的法律经典,永不过时的人性大戏
![]()
【演职人员】
制作出品: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出品人:张惠庆
总监制:田水
艺术总监:喻荣军
联合监制:何念
制作人:吴嘉
编剧:雷基纳德·罗斯Reginald Rose [美]
策划/ 剧本翻译:张婳婳
导演:田水
副导演:蒋运
舞美设计:余振球 [中国澳门]
灯光设计:胡华庆、金扬
服化设计:冷佳
道具设计:郁树西
音效设计:丁毅、钱杰
技术设计:徐先根
舞台监督:蔡雁群
助理制作人:贺含莼
主演(按陪审员编号顺序排列):杨嘉祺/袁野/刘春峰/周围/张皓哲/郭鹏宇/吕游/张旭/杨宝龙/王俊东/吴锦铎/温浩瑄
*演员阵容及演出信息可能有变更,以最终演出为准,仅供参考。
![]()
【演出信息】
名称: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话剧《12个人》
时间:2025年12月30日(周二)19:00
地点:大零号湾文化艺术中心(上海市闵行区虹梅南路5669号)
时长:约110分钟(无中场休息)
票价:80/180/280/380元
优惠政策:全票档七折优惠,折后56/126/196/266元
适龄观众:建议年龄12岁以上观众观看
【友情提示】
*购票时请仔细核对演出场次、时间、票价、数量及座位等信息。演出票一经售出,恕不退换。
*儿童需购全票,建议由家长陪同入场,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
*剧场内严禁吸烟、进食。除瓶装矿泉水外,请勿携带任何食物及有色饮料进入观众厅。食品饮料可在前台寄存处寄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