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留意确认所购场次和票档,票品一经售出,恕不退换。
* 11月9日演出时间为14:00。
话剧《大饭店》
以一座饭店作为中外交往
及社会各界交往的支点
反映近代天津
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社会面貌变化
创排期间主创团队深入利顺德大饭店采风
积极向专家学者讨教
通过大饭店里登场的一众名人
挖掘古今交融、中西合璧、雅俗共赏的
津派文化和津门历史
再现刚毅豁达、心怀家国的天津人文精神
让观众们看到天津人
诙谐松弛的处事态度
和海纳百川的气势气节
![]()
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再度与著名导演方旭合作,将话剧《大饭店》打造成为“一部专属于天津的话剧”。全剧共30余名演员,天津人民艺术剧院老中青三代演员齐上阵,共同饰演了150多个角色,描绘了张学良、溥仪、梅兰芳、刘长春等风云人物群像,带领观众穿越回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感受天津百年变迁的时代浪潮。
![]()
导演:方旭
编剧:方旭、陈庆
执行导演:赵震
执行导演:王璐
执行导演:张学松
导演助理:方伊楠
执行制作:张星辉
舞美设计:王琛
灯光设计:刘钊
服装设计:阿宽
造型设计:何琼
音乐作曲:吕亮
音响设计:王朝
道具设计:左德良
剧情简介:
在那段风云突变的历史时期中,大饭店的金钥匙管家陆东升见证着出入大饭店的宾客们的变化,也深刻体会到了只有国家强盛人民才会拥有真正幸福的道理。教育家张伯苓、金融家陈一侯、民族资本家钱若孝、艺术家梅兰芳等不同领域的人们以各自的方式践行着自己的救国理念;出身名门的白芊羽更是在亲眼目睹了发生在大饭店的种种闹剧后,坚定地走向了共产主义道路,以实际行动保护了被日本人觊觎已久的国宝金编钟、揭穿了国民党强占钱若孝工厂的阴谋,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新中国成立后,人们重新回到大饭店欢庆胜利。回忆起尘烟往事,《东方红》的歌声也在众人心中回响。
![]()
![]()
方旭简介: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集编、导、演于一身的全能型戏剧人。因为土生土长在北京,所以迷恋京味儿;因为学习戏剧,所以热爱舞台;老舍先生的文字把他的迷恋和热爱连接到一起。
自2011年开始至今,先后在十年的时间里将老舍先生的《我这一辈子》《猫城记》《离婚》《二马》《老舍赶集》《牛天赐》《骆驼祥子》等小说作品改编成话剧搬上舞台,被业内的朋友们称为“老舍专业户”。从独角戏到双人戏,从小剧场到大剧场,从全男班到人偶合体,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其独特的“大写意”京味儿戏剧风格,为观众呈现出“新印象”老舍,在探索“中国演剧体系”的道路上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导演说:
其实这个戏的核心就是展示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人给这个国家和民族,包括给自己的生活‘找出路’的这么一个摸索的过程。饭店是一个很好的场所,它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窗口。南来北往、进进出出,各色人等带着各自的目的出现在饭店这个大舞台上,在这里发生各种各样的故事。我们当时想的是以利顺德为创作背景,做一部话剧来反映天津近代史的发展过程。因为在整个近代史的发展过程中,天津有它特殊的位置。我们也是希望做一个能表达天津的、像一张城市名片的这么一个天津专属的话剧。这个剧的开头第一句台词就是‘天津是个好地方’,如果大家走出剧场的时候真觉得天津是个好地方,那咱们这个戏就不白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