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北京
舞剧《敦煌归来》

演出时间:12月05日 19:30-12月05日 21:30

场地: 呼和浩特 内蒙古乌兰恰特

地址:新华东街与丝绸之路大道交汇处西北侧内蒙古博物院 查看地图

票品价格

通过购买门票方式支持此演出,一旦票品售出概不退换(因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演出取消或延期除外),请您在购买时务必仔细核对您的订单信息并审慎下单。 已购买的门票可在 我的订单中查看购票信息。

演出场地
演出主办方
演出详情

 

从勾连过往的剧情,到舞者满含共情的肢体表达,再到氛围感拉满的声光舞美,每一处都让人忍不住红了眼眶。而擅长细腻故事性创作的编导胡沈员(之一),这次再凭《殇》与观众走心对话,看完满是触动!、

胡沈员

剧情简介

唐大中五载(公元851年),以押衙高进达为首的敦煌信使团抵达长安。高进达呈上亲手绘制的舆图,为“失联”半个多世纪的敦煌(沙州城)送回了捷报。    

 

据文献记载,信使团自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出发,为躲避追击绕道漠北。九死一生的漫漫长路中,“归来”的信念将家与国紧紧相连……

篇章剧情

-上半场-

 

 

铭记

 

一座城池、万家灯火。沙州儿女使命在肩。押衙高进达将一分一寸印刻脑海,一草一木铭记于心。

 

集结

 

公元848年,沙州城。高进达和信使团战友们在危机四伏中集结,领命将归来的捷报送往长安。

 

追捕、启程

 

残余的追击势力搜寻着信使团的行踪。仓促告别家人,信使团相互扶持着踏上漫漫前路。

 

虚惊

 

被风沙逼入边陲客栈,信使团险些落入陷阱,所幸客栈女主人石婆助其脱险。

 

夜袭

 

夜色潜藏着杀戮、风沙卷集着恐怖。信使团被追击者包围,众英灵魂散荒野。

-下半场-

 

 

 

 

英灵

 

点点灯火祭英灵,生与死、爱与痛交织,追忆过往,高进达思绪万千。

 

绝境

 

大漠匪徒令信使团身陷绝境,何法师壮烈牺牲、凤归云假意归顺、高进达孤身前行。

 

信念

 

战友们的身影渐次远去,风沙也无法磨灭的精神是高进达无畏前行的信念。

 

祈愿

 

远方的家园,传来沙州百姓声声呼唤,生死无悔承托起一往无前——信使团终将抵达。

 

献图、归来

 

公元851年,长安。押衙高进达代表信使团呈上沙州(敦煌)舆图,全图由他临行前亲身丈量、抵达时亲笔所绘。历经四载,虽九死而不差毫厘……至此,敦煌归来。观众评论

这是一部群像戏,众所周知,往往最刀人的就是群像。谢幕的时候,大家都各奔东西,但是又留下些什么的感觉。

 

@樱花

 

看胡沈员的敦煌看的不是视效、机关、丰富的伴舞,而是故事传达的信念。这部舞剧小而美,需要耐心欣赏。

 

@大湾区剧院韭菜联盟

“献图”章节,猜想编导编排百姓的围绕簇拥是否喻意着信使团的到达并不单是那几个人的成就,而是沙洲千千万万普通百姓的“托举”。那幕众人打坐结成莲花座把高进达护在中间的画面,美得动人。最后高进达静静的坐在合成的版图一角,不再是喧哗的,不再是用力的,不再是英雄赞歌式的结尾,这真的是打到了我会喜欢的点,不动声色的美好。

 

@摩西叮当

 

祈愿也是特别喜欢的一段,在这个片段里舞蹈有种神性,从微小的平民视角中跳出了一种宏大的史诗感。

 

@阿璃想睡觉

 

有一段非常电影蒙太奇的表现,那些熟悉的人,那些离开的人,一一出现,又一一幻灭,把全剧的寂寥、孤勇推向了最高潮。

 

@棠棣花開

 

苍茫的沙幕下,高进达的孤独是一场无声的修行。他背负的不仅是舆图,更是那五个湮灭于风沙的名字。原来真正的归来,是让千万人的英灵在自己的影子里重生。

 

@艾德的柚子

 

总觉得胡沈员的舞蹈是带着探究意味的。你从哪来,到哪去,肩负怎样的责任,又要做出什么选择。没到选择之前,这一切都不会有答案。也许在前进的路上,你会看到那些信念构成的烛火;在痛苦的时候,你走过的路、见过的人会指引你往前。也许你选择逃离,让那缺失的敦煌被黄沙掩埋。

 

@顾杆

 

无敦煌但处处是敦煌。

 

@就只再看一场

剧目亮点

传统文化与当代美学的融会贯通

 

 

舞剧《敦煌归来》集结国内一线创作团队,以艺术的想象补缺历史细节的空白;采用现当代舞的艺术语汇,以独特身姿探寻舞剧艺术的新表达;回归舞蹈艺术本体,为“传统”塑造新魅力。

历史题材与青春团队的灵感碰撞

 

 

作品选题自浩瀚的敦煌文化,让壁画、文献中的人物形象和历史故事“活起来”。由深圳当代舞团这支年轻的团队,引领观众走入千年前的烟火人间、体悟奋斗青春与家国情怀的同频共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