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北京
津湾音樂滙之鸥鹭忘机——有故事的古琴视听演奏音乐会

演出时间:05月03日 19:30-05月03日 21:00

场地: 天津 津湾大剧院小剧场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滨江道48号津湾大剧院小剧场 查看地图

票品价格

通过购买门票方式支持此演出,一旦票品售出概不退换(因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演出取消或延期除外),请您在购买时务必仔细核对您的订单信息并审慎下单。 已购买的门票可在 我的订单中查看购票信息。

演出场地
演出详情

购票须知

1.本场演出不支持退换票,如无法正常观看,还请自行处理,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2.本场演出为实体票入场,需身份证实名购票,购票时请务必正确填写购票信息,成功购票后无法修改。

本场演出不支持选座,实体票将按照购买价格区域随机发放

 

取票时间:演出当天 18:00—20:00

兑票方式:电子票二维码换取实体票入场

入场时间:演出提前半小时

取票地点:津湾大剧院小剧场(天津市和平区解放北路48号(津湾广场3号楼))

取票咨询电话:13672136695

 

3.秀动网严禁发布任何形式的转票、求票及个人联系信息,秀动网有权取消违规者订单、留言(情节严重的将进行禁言直至账户冻结处罚)。

 

演出介绍

 

鸥鹭忘机——有故事的古琴视听演奏音乐会

5月3日19:30

津湾大剧院小剧场

 

 

唐·李白《月夜听卢子顺弹琴》:“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

唐·李白《听蜀僧濬弹琴 / 听蜀僧浚弹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唐·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唐·白居易《清夜琴兴》:“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

宋·苏轼《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的传统乐器,至少有三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古籍记载伏羲作琴,又有神农作琴、黄帝造琴、唐尧造琴等传说;舜定琴为五弦,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纣又增一弦为七弦;可见古琴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古琴有标志音律的13个徽,亦为礼器和乐律法器。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自古“琴”为其特指,20世纪20年代为与钢琴区分改称古琴。

 

 

琴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琴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被视为高雅的代表,亦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自古以来一直是许多文人必备的知识和必修的科目。大量诗词文赋都中有琴的身影。嵇康《琴赋》云: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琴不仅仅是一种乐器,更是文人雅士以琴修身养性,乃至以琴静心悟道的一种精神生活方式。

 

 

5月3日晚”五一”假期,琴人马晓光 (源玑)将登陆津湾大剧院小剧场演艺:鸥鹭忘机——有故事的琴箫雅韵视听演奏音乐会,值得品鉴。

 

——音乐会演奏曲目浅析——

 

 

《鸥鹭忘机》

《鸥鹭忘机》明代朱权《神奇秘谱》传谱,为宋代刘志方所作。有鹭来嬉,忘机以待,道尽人鸟共生、应无巧诈之心。如今明溪自在,谱人鸟相依之颂歌。乐曲《鸥鹭忘机》据《神奇秘谱》的解题认为是宋朝刘志方根据曰:“有海翁者常游于海上,群鸥羽而狎焉,其妻却之,抵暮还。”清代时的《鸥鹭忘机》则为一抒情小品,《五知斋琴谱》后记中称其表现“海日朝晖,沧江夕照,群鸟众。”全曲分六段加上尾声共七部份,宫调式。乐曲指法细腻,旋律反复模进,自由发展,且时有神来之笔。

 

 

《阳关三叠》

《阳关三叠》,是一首古琴曲,又名《阳关曲》、《渭城曲》,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的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谱写的一首著名的艺术歌曲。是所见的一首中国古琴曲。

《真传正宗琴谱》:

第一段 对景增悲

长亭柳依依,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长亭柳依依,伤怀伤怀,祖道送我故人,相别十里亭。情冣深,情冣深,情意冣深,不忍分,不忍分。

第二段 擎樽话别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担头行李,沙头酒樽,携酒在长亭。咫尺千里,未饮心已先醉,此恨有谁知。哀可怜,哀可怜,哀哀可怜,不忍离,不忍离。

第三段 祖道难分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堪嗟商与参,怨寄丝桐,对景那禁伤情。聁征旌,聁征旌,未审何日归程。对酌此香醪,香醪有限,此恨无穷无穷。伤怀,楚天湘水隔渊星,早早托鳞鸿。情最殷,情最殷,情意最殷,奚忍分,奚忍分。

尾:从今别后,两地相思万种,有谁吿陈。

 

 

《山中思友人》

《忆故人》古琴曲,又名山中思友人、山中思故人,山中忆故人。最早见于明洪熙元年朱权所辑的神奇秘谱,为紧五慢一黄钟调三段小曲,传为后汉蔡邕所作。此曲表达了故人别离久久未见,思念之情无可诉说之情。

《今虞琴刊》中后记原文:忆故人亦名山中思故人,或云空山忆故人,传为蔡中郎作。赵耶利琴规言,蔡氏五弄寄清调中弹侧声,故皆以清杀。此操借正调以弹慢三弦之调,当属黄钟宫,然曲中低声祇用,及一弦徽外虚散音而不用,推出不在其例 ,实为太簇商,盖寄商于宫者也。商调宜以商音起毕,今兹乃用征音而于末段收音转入正调,使征变为商,以从本调与侧声清杀之法正合,则信乎幽居秋思之流曲也。原本仅注征音不载均调,今为考定如此。杜工部句云,老去断于诗律细余于琴也,亦然。

《忆故人》是古琴曲的曲式为古琴曲中常见的四段式,以中间一段为主体,两侧为引子和结尾。主体部分音乐旋律层次分明,以长短不一的音符串成。“忆故人,心如刀割”这句话渲染了整首曲子的情感氛围,加强了人们对故人的思念和悼念之情。其次,该曲的演奏技巧也很具特色。整首曲子演奏时需注意抑扬顿挫的表现,特别是在中间部分的高潮处,要特别注重乐曲的情感表达,突出音乐的感情色彩,体现曲子的内涵和情感升华。最后,曲子所表达的情感也是非常可贵的。人生追求的不是荣华富贵,而是家国情怀,亲情友情。《忆故人》表达的恰恰就是这种亲情友情中的深切怀念和珍贵记忆,它强调了在人际关系中,友情与亲情如宝石般的璀璨,是值得珍惜的。总之,《忆故人》是一首极具情感和思想深度的古琴曲,在中国的古乐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它让我们能够从音乐中品味故人的沉痛,领悟人生的真谛,而这种情感的触动和关怀永远不会在我们心中消逝。

 

 

《桃夭》诗经

《周南·桃夭》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作。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祝贺年轻姑娘出嫁的诗。全诗三章,每章四句,通篇以桃花起兴,以桃花喻美人,为新娘唱了一首赞歌。全诗语言精练优美,不仅巧妙地将“室家”变化为各种倒文和同义词,而且反复用一“宜”字,揭示了新娘与家人和睦相处的美好品德,也写出了她的美好品德给新建的家庭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和谐欢乐的气氛。

 

 

《欸乃》

《欸乃》是中国古琴名曲。存谱初见于明代汪芝辑《西麓堂琴统》(1549年),亦有人称其《渔歌》或《北渔歌》,有多种传谱,现琴家所奏多以《琴谱正传》(明黄献撰于1547年)的十段无词《渔歌》发展而成。其曲意历来根据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七言古诗《渔翁》来解释,故也有人认为有传此曲乃柳宗元所作。后《天闻阁琴谱》记载为《欸乃》,管平湖打谱演奏。琴家弹奏的多为管平湖的节本。“欸乃”指的是桨橹之声或渔家号子声,乐曲音调悠扬,清新隽永,以山水为意象抒发感情,乃是托迹渔樵,寄情山水烟霞,颐养至静的一首名曲,散发出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

 

 

《碧涧流泉》

《碧涧流泉》是著名古琴曲之一,属于岭南琴派,为三段体(A.B.A)结构。在古琴考级中属于五级曲子。

《碧涧流泉》是岭南琴派重要的传统曲目之一,当代琴人的演奏,基本沿袭了自清代以来传统的节奏自理和表现手法。岭南琴派一代宗师杨新伦先生生前,每逢会琴访友,必操此曲。曲情:乐曲抒发了古人荡迹山林闲适疏放的幽趣。表现了在那千姿百态的奇峰异石之间,爆发出一股股清澈的泉水,涓涓细流,时急时缓。

 

——音乐会讲解互动内容——

人生四艺九雅话古琴

音乐故事《高山流水觅知音》

中国十大古琴名曲

中国古代四大名琴的典故

古琴与古筝的区别

学看古琴谱

古琴演奏基本技法演示

 

 

马晓光 (源玑)

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民乐系,曾师从著名古琴演奏家、广陵派传人、古琴专业教授、硕士生导师李凤云教授主修古琴。并得到古琴演奏家、作曲家成公亮大师的精心指点。马晓光的演奏风格“和、静、清、远、古、淡、恬、雅”,带我们回归心灵的最深处,寻找难得的宁静与一种归宿感。悠悠琴曲带来的意境,是伴香而居,听琴而卧,一杯清茶,一曲沉香。 

 

 

 曾多次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

《琴与诗——古琴专场音乐会》

《月下酒狂人声寥——古琴与箫音乐会》

《诗琴画意——古琴独奏音乐会》

《诗琴雅韵——古琴与古诗词音乐会》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琴音示其心 ——古琴独奏音乐会》  

……. 

 

 

导赏主持 大正

西岸品牌音乐创始人之一

大正音乐创始人本尊

电台每周《大正聊音乐》的主咖

津湾剧场音乐总监

平均每年主持讲解导赏各类音乐会百场以上

 

剧场 • 相关管理规定:

•请勿携带宠物、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剧场。
•剧场内禁止吸烟,请勿携带食品和杯装饮料进入剧场。

 

 

 

 

演出地点:天津市和平区解放北路48号(津湾广场3号楼)津湾大剧场津湾小剧场

(本剧场所有演出实行一人一票,一米二以下儿童也需购票入场,18岁以下儿童不能单独入场) 

(主办方正常演出,此演出一经售票,不支持七天无理由退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