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北京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洗足学园现代邦乐团室内音乐会-深圳站》

演出时间:05月18日 19:30-05月18日 21:00

场地: 深圳 南山文体中心剧院小剧场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南头街62号南山文体中心剧院 查看地图

票品价格

通过购买门票方式支持此演出,一旦票品售出概不退换(因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演出取消或延期除外),请您在购买时务必仔细核对您的订单信息并审慎下单。 已购买的门票可在 我的订单中查看购票信息。

演出场地
演出详情

演出场地:南山文体中心聚橙剧院 小剧院

购票须知:

1.本场演出不支持退换票,如无法正常观看,还请自行处理,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2.本场演出为【聚橙电子票】入场,电子票以短信的形式发放,需身份证实名购票,购票时请务必正确填写购票信息,成功购票后无法修改。

本场演出不支持选座,电子票将按照购买价格区域随机发放,同一订单同价格优先连坐。

入场时间:开演前半小时

咨询电话:0755-86722602

3.秀动网严禁发布任何形式的转票、求票及个人联系信息,秀动网有权取消违规者订单、留言(情节严重的将进行禁言直至账户冻结处罚)。

入场须知:

*一人一票,凭票入场,1.1米(5周岁)以下儿童谢绝入场。

*演出时长:约90分钟,实际以现场为准。

*剧场内禁止饮食,所有食品、饮品请勿带入场内。

*请妥善保管演出票,门票遗失或损毁无法补发,亦无法通过任何途径入场。

*本剧院楼层不互通,带小孩的观众务必为孩子购票时,与家长买同一楼层座位。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洗足学园现代邦乐团室内音乐会

 

日本邦乐历史悠久,是日本传统音乐的统称,涵盖声乐、器乐等多种形式。其在发展过程中深受本土文化、宗教及审美观念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体系,具有清幽典雅、细腻婉转的艺术特质。日本洗足学园现代邦乐团在继承日本邦乐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西洋乐器与新科技,为这门传统音乐艺术注入新活力。他们将为观众们带来众多曲目,展现他们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不断碰撞中探索的结晶。除此之外,在此次音乐会中也有四位作曲家的新作品首次问世,并邀请青年二胡与笙演奏家加入,与洗足学园现代邦乐团共同演出,展现传统音乐的现代魅力。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此次音乐会不仅是洗足学园现代邦乐团创新成果的展示,也是一次中日文化友好交流的生动实践。在灵动的音符中,观众能深切感受到中日文化虽各具特色却又彼此交融,在相互欣赏与理解中共同绽放出迷人的光彩,让这份跨越山海的情谊在艺术的滋养下愈发深厚,为未来更多元、更深入的文化交流铺就坚实的道路。

 

一、演出节目单


上半场

1.《凉风秋月》 作曲:虞鹏飞

演奏者:郑杨(笙)李仓枭(二胡)

 

2.中文:尺八古典本曲《无住心曲》作曲:神如道  

演奏者:神令 (尺八)

日语:尺八古典本曲「無住心曲」作曲:神 如道   

奏者:神 令 Rei JIN(尺八)

 

3.中文:日本箏曲 《乱》作曲:八桥检校 

演奏者:吉原佐知子(日本筝)

日语:箏曲 「みだれ」作曲:八桥 检校 

奏者:吉原 佐知子Sachiko Yoshihara(筝)

 

4.中文:津轻民谣

演奏者:染谷美里(津轻三味线)

日语:民謡:津軽じょんから節

奏者:染谷 美里 Misato Someya(津轻三味线)

 

5.《残月》 作曲:白超

演奏者:神令(尺八)郑杨(笙)藤村俊介(大提琴)

—————————————————————————

下半场

1.中文:《文乐》作曲:黛敏郎

演奏者:藤村俊介(大提琴)

日语:「文楽」作曲:黛敏 郎

奏者:藤村 俊介 Shunsuke Fujimura(チェロ)

 

2.《大漠幻影》作曲:郑阳

演奏者:染谷美里(三味线)郑杨(笙)藤村俊介(大提琴)

 

3.中文:美丽的都市III  作曲:松尾祐孝

演奏者:神令(尺八) 吉原佐知子(十七弦)

日语:美丽之城III 作曲:松尾祐孝(Masataka Matsuo)

奏者:神 令Rei JIN(尺八) 吉原佐知子Sachiko Yoshihara(十七弦)

 

4.《言传》作曲:梁楠  

演奏者:吉原佐知子(日本筝)李仓枭(二胡)藤村俊介(大提琴)

 

5.中文:摇曳之时 II(2025) 作曲:松尾祐孝  

演奏者:神令 (尺八)吉原佐知子(日本筝)藤村俊介(大提琴)

日语:「たゆたいのとき II」(2025) 作曲:松尾祐孝(Masataka Matsuo)

奏者:神 令Rei JIN(尺八)吉原 佐知子Sachiko Yoshihara(筝)藤村 俊介 Shunsuke Fujimura(チェロ)

 

*曲目顺序以现场为准。

 

二、乐团介绍

 

 

洗足学园音乐大学现代邦乐室内乐团(以下简称洗足学园现代邦乐团)是一个融合传统与现代、跨越文化与时代的音乐团体,由洗足学园音乐大学(以下简称洗足音大)的多位杰出教授和毕业生组成。该乐团由洗足音大现代邦乐专业教授、日本AI学会会长松尾祐孝(Masataka Matsuo)教授担任作曲。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作曲家,还致力于通过创新音乐表达,将现代技术与邦乐艺术结合,为邦乐开辟新的发展方向。

洗足学园现代邦乐团将日本传统邦乐器与西洋乐器巧妙结合,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探索邦乐的新可能性,为邦乐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他们不仅在日本国内演出,也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向世界展示邦乐的魅力与可能性。通过将传统与现代、西方与东方结合,他们成为了邦乐创新发展的先行者,推动了这一古老艺术形式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

 

三、演出阵容介绍

 

尺八演奏家:神 令 (Rei Jin)

 

 

1980 年出生于东京。祖父是尺八古典本曲的传世大师“神如道”,从小便广泛接触日本的古典艺术。曾师从父亲神如正、川瀬顺辅、山本邦山、德丸十盟等人学习尺八。毕业于现代邦乐研究所本科,东京艺术大学音乐学部邦乐科(尺八专业),并获得同大学院音乐研究科(尺八专业)硕士学位。曾于2007年至2009年,以及2015年至今,担任东京艺术大学音乐学部邦乐科教育研究助手。担任NHK学园国立开放学校讲师,早稻田大学竹友会师范。作为“儿童传统艺术体验”(尺八课程)的讲师,参与了艺团协主办的活动,并担任琴古流协会常任理事、日本三曲协会策划委员会成员、虚无僧研究会会员、东洋音乐学会会员。作为尺八古典本曲的传承者,他在此基础上与日本国内外多位跨界艺术家进行合作。2009年,他发行了 CD专辑《阿尔加姆——尺八与钢琴》(Fontech),并于2012年发布了个人专辑 《尺八古典本曲 神令》(日本传统音乐文化振兴基金会) 。

 

筝/十七紘 :吉原佐知子(Sachiko Takikawa)

 

 

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邦乐科生田流筝曲专业,同时完成了NHK邦乐技能者培养课程和现代邦乐研究所第1期研修。在现代邦乐研究所期间,荣获“Victor 邦乐技能者育英奖”。曾获日本全国高中生邦乐比赛亚军,以及贤顺纪念全国筝曲比赛铜奖和鼓励奖。通过NHK演奏甄选考试,并参与编写了由汐文社出版的《挑战和乐器——筝》。现为日本三曲协会、生田流协会、森之会及相生之会(あいおいの会)成员。

 

三味线 :染谷 美里 (Misato Someya)

 

 

9 岁起跟随叔父学习津轻三味线。大学入学后,师从山中信人先生学习津轻三味线,同时师从野泽彻也先生学习现代邦乐与现代音乐中的三味线演奏。毕业于洗足学园音乐大学现代邦乐专业。在第41届津轻三味线世界大会歌伴奏B级比赛中获得冠军。活跃于从津轻三味线演奏到现代音乐等广泛领域。此外,还在养老院、音乐厅等各种场所开展演奏活动,并积极从事津轻三味线的教学工作。

 

大提琴:藤村 俊介(Shunsuke Fujimura)

 

 

毕业于桐朋学园大学音乐学部。师从安田谦一郎和彼得·布克(Peter Buck)两位大师学大提琴。获得第58届日本音乐大赛大提琴组第二名。至今发行了5张个人专辑,与安田谦一郎合作发行了2张二重奏专辑,作为大提琴四重奏团体“LA QUARTINA”发行了10张专辑等。除了在独奏、室内乐和交响乐团的多样演奏活动外,还担任洗足学园音乐大学客座教授、费利斯女子学院大学兼职讲师、桐朋学园大学兼职讲师,致力于培养后继人才。

 

笙:郑杨

 

 

北京民族乐团青年笙演奏家、国家三级演奏员,中央音乐学院学士、硕士,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系在读博士研究生,先后师从于杨守成教授、陈新凤教授。

曾首演、录制笙新作品百余部,包括《云川》(秦文琛)、《天地人和》(吴彤)、《忆雪》(李博)、《江河万古流》(郑阳)等。作为笙独奏演奏家,参演“华沙之秋”国际现代音乐节、北京现代音乐节、上海当代艺术节、杭州音乐节等国内外知名音乐节。携手华沙爱乐乐团、维也纳广播交响乐团、墨西哥UNAM乐团、北京交响乐团、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天津交响乐团等国内外乐团,与俞峰、谭利华、张国勇、Kaspszyk、许知俊、王甫建、陈琳、林涛、林大叶等著名指挥家合作,在美国卡内基音乐厅、国家大剧院等国际著名音乐厅演奏笙协奏曲。

在北京音乐厅成功举办“笙鸣远杨——郑杨笙独奏音乐会”。作为主创人员,参与国家艺术基金、北京文化艺术基金等项目。出版《风籁——郑杨笙演奏专辑》等专辑3部。创作笙独奏《风籁》、《幕·晴》、《暮冬赋》等作品。荣获文化部“民族器乐民间乐种组合展演评奖”最高演奏奖、文化部“第五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比赛(文华奖)”小型民乐室内乐组演奏奖等荣誉。

 

二胡:李仓枭

 

 

二胡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教育部“BOB拔尖创新人才”,成都城市音乐厅签约艺术家。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现任教于四川音乐学院。同时任中央音乐学院远程教育学院师资培训二胡导师,文旅部人才中心师资培训二胡导师,北京现代室内乐团成员。曾任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首席,美国巴德学院音乐学院二胡教师。

第六届文华艺术院校奖独奏、重奏双料最高演奏奖获得者;第八届、第十届、第十四届,三次音乐最高奖——金钟奖获得者。先后在上海、北京、广东、美国纽约等地成功举办近二十场个人独奏音乐会与公益讲座;成功首演几十余部二胡独奏、重奏、协奏作品,首演作品多次获Con Tempo 国际作曲比赛、音乐金钟奖、国家大剧院青年作曲家计划等国内外重大奖项。

作为独奏演奏应邀参加国内外大型艺术节。曾出访德国、奥地利、丹麦、美国、加拿大、南非、埃及、泰国、摩洛哥、哥斯达黎加、尼加拉瓜等国家和地区,广受业界好评。

 

四、作曲家介绍

 

虞鹏飞

 

 

虞鹏飞,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作曲教师。本科、研究生均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他的音乐风格根植于传统和当代在意蕴与技巧中的碰撞,尤其关注个体秉性在当代语境下的音乐表达。

近年来,虞鹏飞的作品受到广泛的接受与好评。其创作的部分作品已由中外知名出版社录制发行唱片和出版乐谱,包括由NAXOS公司出版发行的钢琴作品《故乡的原野》、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单行本乐谱的室内乐作品《敲月银匠》等。

 

白超

 

 

白超,青年作曲家。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出生于古城西安,德国汉诺威国立高等音乐戏剧传媒大学博士。作品在欧洲,日本等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演出,国内外如北京现代音乐节,上海当代音乐节,东盟音乐周,泰国国际音乐节等首演,演奏其多部作品。

2014年成功在德国汉诺威音乐戏剧传媒大学音乐厅举办个人作品音乐会,受到一致好评。2019年在西安举办个人民族管弦乐作品音乐会《天之音-云之响》首演大获成功,并得到国家艺术青基金青年创作计划扶持。同年钢琴独奏作品《秦风随想》入选2019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音乐季并首演于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厅。

疫情后创作更进入一个崭新阶段。2023年作品《寻·古音》受中央音乐学院阮族乐团委约成功首演于2023年度北京现代音乐节,得到一众好评。2024年受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纲院士的推荐,接受日本洗足学园音乐大学的委约,管弦乐队作品《边走边唱》在日本东京川崎市进行了全球首演,得到了极高的赞誉。10月入围四川音乐学院巴蜀音乐文化“三星推”创作计划,接受委约新作品25年10月在成都首演。11月接受上海当代音乐节的委约,大型室内乐《静默之源》在全国中青年作曲家专场室内乐音乐会首演,得到业界的一众好评。12月接受广西艺术学院“秦钟和鸣”-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羊角编钟新年音乐会-作品《三秦•天下》首演,得到广泛好评。25年接受辽宁省委宣传部,首演引起极大的反响,被认为在青年作曲家群体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郑阳

 

 

郑阳,青年作曲家,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著名作曲家秦文琛教授,并得到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纲院士的指导与支持。现任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原解放军艺术学院)作曲专业副教授,国防大学首届“名师名家工程”青年英才,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嘉奖”5次。音乐家协会会员,作曲与作曲理论学会理事,北京现代音乐节学术主任,交响音乐季艺术中心副秘书长。

担任2016年G20国际峰会、2017年金砖国际峰会、201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2021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等国际国内重大文艺创演活动的音乐主创。

作品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时代交响”计划(5项)、国家艺术基金(4项)、文联艺术基金、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交响乐作品回顾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交响乐作品展演、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全国优秀作品展演(3项)、文联与音协“礼赞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等。

作品荣获“美国巴洛基金国际作曲比赛”冠军大奖,并在“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全国交响乐作品比赛”、“音乐家协会特别贡献原创作品奖”、“音协:新时代交响”等国内外作曲比赛中斩获重要奖项。

接受国内外各类重要机构、乐团和著名音乐节的大量委约创作,并在世界范围广泛公演,均获很高评价。部分作品在人民音乐出版社、文联出版社等出版发行,并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2项)、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

 

松尾 祐孝(Masataka Matsuo)

 

 

创作风格从管弦乐作品到邦乐器作品及电子音乐的现代音乐作品,并在现代音乐节等活动中担任指挥。曾担任《ISCM 世界音乐之日 2001 横滨大会》执行委员会主席等,策划并制作了多种音乐项目。同时积极推动包括“音乐创作”等在内的音乐教育项目。近年来,积极参与与木文化、邦乐器以及现代音乐创作相关的国际合作。

 1984 年完成东京艺术大学研究生院硕士课程。

 1985 年获日法现代音乐作曲比赛特别奖。

 1988 年获 ACL(亚洲作曲家联盟)青年作曲奖第一名。

 1992 年作品入选 ISCM(国际 现代音乐协会)世界音乐之日华沙大会。

 1994 年,其代表作《音之领域第一番——为尺八与管弦乐而作》在东京爱乐乐团欧洲巡演中备受好评,从此积极投身邦乐器领域。

 目前,他担任日本现代音乐协会理事兼宣传室主任、公益财团法人日本音乐教育文化振兴会理事、日本 AI 音乐学会会长、一般社团法人日本木文化学会代表理事等职务。

 

梁楠

 

 

梁楠,青年作曲家,留德博士,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副教授,研究生导师,上海当代音乐节总监助理(前音乐周副总监);上海市浦江人才,上海市晨光学者,国家艺术基金青年创作人才,音协作曲与作曲理论学会会员。先后获得作曲专业学士(上海音乐学院),双硕士(上海音乐学院、德国汉堡音乐戏剧学院)和博士(德国汉诺威音乐戏剧和媒体学院)学位,师从尹明五教授、陈晓勇教授和Oliver Schneller教授。

连续五次受邀担任国家大剧院(第四——八期)“青年作曲家计划”评委。曾获 “2010年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原创大提琴作品比赛”一等奖,“2008第四届‘东亚国际作曲比赛’”二等奖(第一名,一等奖空缺)等多项国内外作曲比赛奖项。

“梁楠的音乐有着极其丰富的想象力,十分令人喜爱。”《纽约时报》这样评论他的作品。他主要以接受单位、独奏家及演出团体的委托创作为主,其中包括美国“FOCUS! Festival”国际音乐节、波兰‘Poznan Musical Spring’国际音乐节、德国卡尔斯鲁厄‘ZKM’国际电子音乐节、德国汉诺威‘Akkordeonfest’音乐节、上海当代音乐周等数十个国际音乐节。作品在世界各地,其中包括美国纽约林肯中心、美国巴尔的摩皮博迪音乐学院、德国‘SinusTon’国际电子音乐节、北京现代音乐节、捷克“Ostrava Festival”、“ISCM国际音乐节(爱沙尼亚站)”、东盟音乐周、成都当代音乐周等地被广泛上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