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北京
先锋舞蹈艺术家薛佳主演沉浸式悬疑惊悚戏剧《迷之屋》

演出时间:11月18日 20:00-11月18日 21:15

场地: 北京 常营·爱乐汇艺术空间·D3现场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常营朝阳北路20号院陆港城F1 查看地图

票品价格

通过购买门票方式支持此演出,一旦票品售出概不退换(因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演出取消或延期除外),请您在购买时务必仔细核对您的订单信息并审慎下单。 已购买的门票可在 我的订单中查看购票信息。

演出场地
演出详情

地点:常营·爱乐汇艺术空间3层 D3现场(北京市朝阳区朝阳北路常营陆港城20号院1号楼,长楹天街西侧路对面)

 

演出详情:

 

*特别提醒:为了呈现最佳的演出效果,本场演出将使用强光和特殊音效,请观众们保持冷静,不必惊慌。我们建议16周岁以下的青少年、孕妇以及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焦虑症、密闭恐惧症等特定疾病的观众在购票前仔细考虑。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请确保您的身体状况适合观看此类演出。胆小或对强烈刺激反应敏感的观众,请慎重入场。

 

沉浸式先锋肢体剧 《迷之屋》

 

                      一千个人眼里有三千个迷之屋

 

首先要说,这是一部肢体剧,没有台词(最多只有可能出现的叫喊声)

其次这是一部采用了模糊叙事的剧,但模糊叙事也不是模糊到底,是有能抓得住的东西和清晰主线的

再次,这部剧只有一位“公开演员”,以及很多个“隐藏演员”。观众们随时可能在“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切换,甚至亲自入戏,很大概率或主动或被动地成为作品一部分

 

 

pastedGraphic.png

 

 

亮点一:投入与抽离

虽然并不像其他话剧、歌舞剧、音乐剧那样有具体明确的角色

但每一场都能明显看出薛佳入戏了,是一种内在激发的入戏,这和“演员在台上做自己”、“演员演自己”都不一样,挖掘出的是个人深处的东西,纤瘦的身体爆发出巨大能量,足以填满任何一个空间

投入之深,导致薛佳老师在演后谈的时候常常回不过神,散场后也需要很久才能缓过来

随着演出场次的增多,演员恢复到相对日常状态的速度也渐渐变快

而这里所提到的投入与抽离,并非“投入表演”和“抽离回到现实”

恰恰相反,薛佳及其团队通过《迷之屋》所呈现的,更像是带在场各位“抽离现实”而后尽力“投入真实生活”

正因如此,这部戏看起来是畅快的、解压的

不需要做什么,静静坐着看,也能得到一种宣泄

 

 

 

 

pastedGraphic_1.png

 

 

 

 

 

 

亮点二: 当一个作品有多种质感

任何一部作品,尤其是风格化的作品,都会有它鲜明的质感,而质感这件事在《迷之屋》这部作品里得到了极大的施展

从七年前的一棵树、一根绳子,到乌镇的码头、墙边,再到聚气的小剧场和气派的大剧场

这些开放、半开放、不开放的空间所呈现出来的“屋”有着明显不同的“迷”之所在

神秘的、迷人的、迷离的、迷茫的……

除了空间、灯光、绳子排布的方式等客观存在产生的不同质感外

同一场演出中,观众们所产生的各样当下反应和解读也是戏剧质感的一部分

这使得整部作品爆发出无数种可能

当一个作品有多种质感,那么Ta就是活的、有生命力的

 

pastedGraphic_2.png

 

 

 

 

 

 

 

 

 

亮点三:社会实验与人类观察

这部肢体剧不仅是一场场演出,更像是一次次社会实验与人类观察

除了对于演出中的肢体表达、场景道具设计、灯光音乐编排等等,每个人的不同解读外,从入场时观看位置的选择、对演员演出时的情绪反应,以及薛佳带着视觉焦点转移时观者的心态变化、肢体状态都在为我们呈现丰富的观察角度和实验议题

这些均是表演从业者、心理学/社会学从业者、习惯思考的普通人可以抓到的宝贵礼物

 

 

 

pastedGraphic_3.png

 

 

 

本场演出实验性的打破传统空间和观演关系,模糊了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界限,空间切割以及表演者与观众近距离的互动带给观众多种视角的交互感受。

 

 

 

 

 

 

 

| 剧评 |

 

   观众山影:“很难用一种既有的艺术表达形式去定义薛佳的《迷之屋》。可以说是依近场表演小空间的特性,融合了现代舞和舞台剧形式的艺术“新物种”。 

 

    《迷之屋》不同于纯肢体表达的现代舞,虽然没有一个故事主线的剧情,却可以激发观众每个人自己的碎片化情绪片段。让我感觉有点像王家卫的电影风格,更注重情感和情绪的表达。不同的是薛佳通过自己一个人的表演,与灯光、音乐、声音、气味和充满仪式感的符号化道具互动,构建属于自己特定形式的“长镜头、空镜头”,甚至观众也是整个演出的“道具”之一。观众被薛佳的表演所牵引,完全浸入一个探寻、释放自我的过程中……一切看似与自己无关,一切又恰如昨天的自己……”

 

 

pastedGraphic_4.png

 

豆瓣观众夏日葵:

 

    极具震撼的一小时……被她的情感所深深地触动。好多次我不知道我是在看剧,还是就是直视一个赤裸裸的灵魂。表演的痕迹很弱,感觉就是很自然地通过肢体表达她的情感。

 

观众韩冰说:“我称薛佳的舞剧场是压力舞蹈,触动我的不是观念思想,不是技术元素,而是现场无言的涟漪,压力的凝视,超越角色的主体的茫然”

 

 

 

 

 

 

观众查汉飞:

 

    生活本身,就是绑着绳子在奔跑,在跳跃,在痛苦中平静,在纠葛中;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网,是我还活着的证据... 走出迷之屋,生活仍要继续,言寡,体勤,心静。不一样的只是心里那个屋子,有人带我看了两遍。我是房东,也是房客。               

 

 



* 这段话,我想了很久才下笔。到最后也无法让自己满意。因为自身内心的挣扎,怎么能够用言语准确而冷冰冰的描述清楚呢。但是却能以生命共鸣。近场表演最过瘾的,莫不是可以直接听到表演者的呼吸、肢体摩擦地板的声音......

 

——观众ARIES.P

 

pastedGraphic_6.png

 

 

* 这不是一部线性叙事的作品,更像是有空间的迷网……这部作品对空间感的营造是绝妙的。

 

——观众树子

 

 

pastedGraphic_7.png

 

 

* 全剧是就像演员表情一样令人绝望的暗黑的存在,但充满着诗意。这诗意是从演员个人内心深处生发出来的真实,并因其强烈而美的表现而击打了观众的普遍心灵。
全剧可能存在多义性,既可以理解为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世界对人的异化,又可以理解为宣传单所言的人与世界的关系,是直抵人类生存困境的呈现。从进剧场至离场,舞台靠近观众席的右下角始终放置着一盏白色的大蜡烛在燃烧,结合演出中出现的类似寺庙经铃的声响,我感到这烛光就是人的生命。
这剧就是从生命观照高度照出来的。当然,这些解读自然有作为观众的我的自我投射。事实上,在这样令人震惊的身体佳作面前,一切的语言都是被彻底秒杀的苍白苍白。

 

——观众稀豆粉粑粑

 

 

 

 

 

团队介绍

 

导演 / 表演者:薛佳

制作人:项砚冬
出品:山今剧社

音乐制作:大象

剧照:蔡园,海淀阑尾

文案:墨墨

 

 

 

 

 

pastedGraphic_8.png

 

 

薛佳

导演/表演者/舞动疗愈师

专注于艺术创作,肢体表达

【个人作品】

《迷之屋》 《失焦定格》《置若》

主演由法国默剧大师PHILIPPE BIZOT导演的独角戏

《安妮霍克的一天》

2016年创设《自闭症舞动疗愈公益课课》至今,

并创设《包豪斯肢体表演工作坊》《破茧肢体工作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