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曲子让我流泪。”——亚历桑德罗
歌曲《最后的莫西干人》来自于同名电影,影片由二十世纪福斯电影公司于1992年发行,以1757年英、法两大帝国在美洲争夺殖民地的七年战争为背景,讲述了殖民者与土著内部的斗争以及追求独立自由的白裔土著与殖民者之间的故事。影片配乐获第50届(1993年)金球奖最佳电影配乐提名。

印第安音乐家亚历桑德罗·奎瑞瓦鲁,这个从秘鲁安第斯山脉走出的印第安克丘亚音乐家,对曲调有着与生俱来的听辨能力和记忆能力。用他的盖纳笛和安塔拉俘获了无数中国观众的心,不仅因为他音乐里感人至深的情绪,也同时因为他融合了鲜明的北美和南美传统印第安人原住民音乐风格,这让他的表演独树一帜。他以音乐为媒介,把大家召唤到一起。一位印第安艺术家街头表演电影《最后的莫西干人》的原声,使人有一种经历世间沧桑的感觉。听起来悠远而神秘,大气而苍凉!震撼心灵,来自灵魂深处的呐喊,这才是天籁之音!

它用音乐讲述一个民族的灵魂
一声声无助的呐喊似在哭泣在乞求
一首曲子,道尽一个种族的诞生,崛起,衰亡
很无奈,却挣脱不了命运的束缚!

精湛的各式印第安长笛、鼓声和电音效果加以结合,那种摄人灵魂的空灵笛音是令人着迷。
听到这首曲子的时候,感到莫名的悲凉,曾经的一个与世无争的种族,北美洲一个本土人种,三百年前被入侵屠杀,至今人口萎缩几乎灭绝,曾经捕猎为生,如今沦落街头卖艺。
最后一个莫西干人永远伫立在高峻的险峰上,用他的音乐吹奏知道最后一刻。这不仅仅是艺术,心中有敬畏才能把旋律演绎得这样神秘悠扬苍凉豪迈......


亚历桑德罗生于秘鲁利马一个勤俭的家庭。作为家中的长子,他梦想能够在经济上对家庭有所帮助,怀着这种想法,他在18岁的时候移民到了波兰。他演奏各种吹奏乐器,如盖纳笛、盖纳箫、安塔拉、巴斯托排箫、马耳他排箫等等。他有许多保留曲目,包括最后的莫西干人、老鹰飞去等许多脍炙人口的曲目。他的现场表演会身着不同的美洲原住民的服装,令人过目难忘。亚历桑德罗现在依然会定期在波兰进行现场表演,被乐迷誉为“真正的街头艺术家”。
他是一位杰出的演奏家,用音乐讲述印第安文化,脸上涂着油彩,带着鹰羽冠头饰,手臂上缠着象征图腾的绑带,将人们的思绪一下子带回了原始的状态,闭眼,安静的听着他的演奏,仿佛回到了最平静的时光。
亚历桑德罗






中国巡演曲目单
上半场:自然之声Sound of Nature
01 Intro 前奏
鹰哨和摇荡器演奏,描绘在万籁俱寂的凌晨时分,天色一点点亮起来,经过整晚的休憩,鸟儿又重新亮起了歌喉,万物苏醒的情景。
02 Amanecer 日出
盖纳笛和摇荡器演奏,描绘了一轮红日从远处的山巅冉冉升起,挣脱了一层层的乌云,最终放射出灿烂的光芒的壮丽景象。
03 El Condor Pasa 老鹰之歌
盖纳笛演奏。享誉世界的《老鹰之歌》出自南美洲的秘鲁,以其悠远、神秘的旋律和古朴、独特的安第斯山区民族乐器编曲令无数人对南美印第安文化心驰神往。这首旋律已经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和秘鲁国家文化遗产。其旋律宁静、深邃、高远, 让人心境明澈,是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这首歌是反抗西班牙殖民者的南美秘鲁民歌,据传是基于1780年一个秘鲁自由战士他在领导一场反抗西班牙人的起义中被害,死后变成一只老鹰,永远翱翔于安第斯山上。秘鲁人民暨此体现对自由的追求不息,而歌名的直译就是”雄鹰在飞”。
04 The Songs for the Morning 清晨之歌
盖纳笛演奏。描绘了清晨的美丽景象,清新舒爽的晨风在林间吹过,一切都欣欣向荣的景象。
05 Altiplano 高原
盖纳笛和摇荡器演奏。安第斯高原是印第安人祖祖辈辈的家园,祖先在这里长眠,孩子们和羊驼在这里玩耍,伟大的山神,请保佑您的子民!
06 White Buffalo 白水牛
低沉的排箫、鲜明的旋律、神秘感贯穿于这充满魅力的音乐声中。野牛是印第安人最重要的狩猎对象,在清脆的盖纳笛和低沉的排箫声中,感受那苍茫的北美平原上,成群的野牛浩浩荡荡奔腾而来。
07 Nigth In Red Mountains 红山的夜晚
此曲描绘了雷雨之夜的红山景色,孤独的旅人思念远方的亲人。
08 Luciernagas 萤火虫
盖纳笛和排箫演奏。作词:亚历桑德罗
歌词:那样的夜晚,星星闪耀在夜空,大千世界,万物有灵,就像那数不清的的萤火虫。
萤火虫在夜空起舞,就像无数的小月亮,数不清的萤火虫...
此曲描绘了夏天的傍晚,萤火虫翩翩起舞,像地上的星星。对大自然来说,我们人类也就是那美丽的萤火虫。
下半场:心灵之声Sound of Heart
09 Linda Bella佳人
排箫演奏。此曲描绘了一位淳朴娴雅的年轻姑娘,眼睛像一潭平静的湖水,身姿像风中摇曳的花朵,笑声像活泼的小溪,她就住在山间的小屋里,部落的年轻人总爱把那爱慕的眼光投向她。
10 Te Buscare 我要找到你
盖纳笛及排箫演奏。在远方的小城,有一位可爱的姑娘,人人都在传诵她的芳名,她走过的地方鲜花盛开,她一开口,最会唱歌的小鸟也惭愧地闭口,我背上行囊去到那里,追随着她的芳踪。
11 Tayta Huamani 祖父胡阿玛尼
此曲描绘了一位德高望重的部落首领,他可以是战场上勇猛的战士,同时又是一位慈祥的祖父。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了神奇的故事。
12 Hijo de la Luna 月亮之子
此曲描绘了月光下的梦幻景色,轻盈淘气的月亮之子,喜欢在月光下嬉戏游荡,长久地把
目光投向灿烂的星河。
13 Purimuy 散步
此曲描绘了年轻人欢快的散步情境,在山间小路上愉快的交谈和追逐嬉闹。
14 Earth Song地球之歌
迈克尔·杰克逊的名曲改编。印第安人信奉万物有灵,他们熟悉身边的每一棵树木,知道蚂蚁的巢穴在哪里,也认识野兽的踪迹,从风里辨别雨水的气息,他们深知:大地并不属于人,而人属于大地。不知从何起,人的傲慢和贪婪已使大地满目疮痍,我们用音乐呐喊,那曾经美丽丰饶的大地。
15 The Last of the Mohicans 最后的莫西干人
该曲改编自1992年上映的同名美国电影插曲,影片以1757年英、法两大帝国在美洲争夺殖民地为背景,用殖民与反殖民,压迫与自由作为意韵内核,组织了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此曲描绘了印第安人勇猛抗争,永不屈服的精神,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印第安人的身影渐行渐远,但印第安人的历史永存!
*最终曲目以现场演出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