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票须知|Tips
1.疫情防控期间,请全程佩戴好口罩,将严格执行实名购票入场;
2.本场演出不支持在线选座,由于演出特殊性,票品一经出售,不退不换;
3.一人一票,1.2米以下谢绝入场,如需观演、仍需买票入场(含婴幼儿);
4.凭纸质票进场;
5.取票方式:演出当日,于开演前30分钟至东坡大剧院票务中心领取纸质票进场
6.取票联系:17706716055
入场须知|Attention
1.演出前14天内未去往中高风险区、健康码无异常且体温不高于37.3℃方可进场;
2.按杭州市最新防疫政策要求,所有观众需持48小时内有效核酸阴性证明入场;
3.现场观演请保持合理的社交距离,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如出现发热、咳嗽、腹泻、乏力等健康异常症状,请及时联络剧院内工作人员;
4.剧院内禁止携带食物及饮料,演出开始后请勿频繁走动、喧哗打闹;
5.演出期间请勿摄影摄像。
剧目介绍|Introduction
这是一个后辈学生根据校史传说虚构的关于前辈老师和校长的故事。
1943年,陪都重庆,抗战时期。蒋介石亲任国立中央大学(1950年改名南京大学)校长,邀请中文系三位知名教授吃年夜饭。这使三位教授很纠结:去与不去都很为难,要不要给蒋公这个面子呢?
1967年,旧都南京,“文革”时期。三位教授为此事遭受审查,他们对是否受到蒋介石邀请和是否赴过蒋介石的宴席各有不同的回忆。
剧团介绍:
南京大学艺术硕士剧团
南京大学艺术硕士剧团成立于二〇〇七年九月。它是南京大学戏剧影视研究所和文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指导下的一个剧场艺术团体。南京大学艺术硕士剧团融教学与文学和剧场的创作为一体,主要成员为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戏剧影视专业艺术硕士生(MFA)。
上世纪八十年代,著名戏剧家陈白尘先生担任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和戏研所所长,在他的倡导下,南大学子继承田汉“南国剧社”的艺术精神,先后演出过《夜店》(高尔基原作)、《升官图》(陈白尘)、《小鸦林》([苏俄]万比洛夫)、《第十二夜》(莎士比亚)等戏剧名作和原创或改编的剧作《选择》、《歌声遥远》、《罗密欧,还是奥赛罗》、《<人民公敌>事件》等。
剧团成立以来,先后上演过《学一学鸽子》(根据美国戏剧《蝴蝶是自由的》改编)、《油漆未干》([法]勒内•福舒瓦)、《海鸥》([俄]契诃夫)、《莱昂瑟和莱娜》([德]毕希纳)、《晚安,妈妈》([美]玛莎•诺曼)、《心之罪》([美]贝思•亨利)和《桃之夭夭》、《实验戏剧:二〇一一年九月》、《我是月亮》等原创剧目。
二〇一三年二月,南京大学艺术硕士剧团走出校园,在南京市栖霞区注册,成为一个地方性、社会性的年轻剧团,将致力于以更专业的戏剧艺术作品贡献于当代社会。
主创介绍:
编剧:温方伊
原创导演:吕效平
改版导演:周慧玲
舞台设计:王孟超
灯光设计:黄诺行
音乐设计:陈建骐
多媒体设计:李劼
服化设计:冯时
舞台技术指导:孙渤
舞台监督:李劼
灯光师:陈六头
音响师:时矛
奖项及荣誉:
该剧剧本发表于大陆*权威的文学杂志《人民文学》2013年第6期(该刊创刊60年来总共发表过12部戏剧剧本),并获得“人民文学之星”戏剧作品奖。
上海戏剧学院授予编剧温方伊2013年度“大学生剧本写作”一等奖。
南京市作协授予编剧温方伊2013年度文学新人奖。
上海《东方早报》评选编剧温方伊和导演吕效平为“2013文化中国年度人物”。
鲁迅文化基金会和搜狐网评选该剧为“鲁迅文华奖” 2013年度戏剧。
《中国文化报》评选该剧创作团队为“2013文化产业年度人物”。
《南方都市报》评选该剧创作团队为2013“年度文化人物”。
2014年入列江苏省文化厅“舞台艺术精品工程”。
2015年获江苏省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2012—2014)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