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北京
【戏剧节】英国奥利弗黑色悬疑经典枕头人

演出时间:12月31日 19:05-12月31日 21:35

艺人: 待定

场地: 沈阳 1905木木剧场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兴工街8号 1905文化创意园2F 查看地图

票品价格

通过购买门票方式支持此演出,一旦票品售出概不退换(因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演出取消或延期除外),请您在购买时务必仔细核对您的订单信息并审慎下单。 已购买的门票可在 我的订单中查看购票信息。

参演音乐人
演出场地
演出详情

英国奥利弗*戏剧奖黑色悬疑经典

 

枕头人

 

《三块广告牌》编剧

马丁·麦克多纳的“格林童话”

 

2004年英国奥利弗*戏剧奖

2005年美国托尼奖六项提名

2005年纽约戏剧评论圈*戏剧奖

鼓楼西剧场*版权引进

百场演出好评如潮

一场残酷的玩笑

一个黑色的童话

温暖入骨,冷酷至极

 

 

【原著背景】

我之所以行走于喜剧和残酷之间,是因为它们一个照亮了另一个。

我们人都很残忍,不是吗?

我们有时候不是处于这种**是那种*,这*是希腊人所处理的戏剧。

                                                                     ——马丁·麦克多纳

 

2003年,马丁·麦克多纳推出了戏剧《枕头人》。此剧在伦敦首演,引起巨大轰动;随后被纽约百老汇搬演。2004年,它获得英国奥利弗*戏剧奖,2005年,又获得美国戏剧评论圈*戏剧奖。

《枕头人》一剧被称为现代戏剧史上的天才作品,不乏立足于不同层面的多种解读。组成《枕头人》的*重要元素是里面的若干篇小故事,《苹果人》《小基督》《小绿猪》等,这些故事在剧中人口述的过程中不过寥寥数百字,却个个精彩且动人。此剧可以称得上是一部优秀小说集,而这些漂亮的故事在作者笔下,不过是为剧本服务的小组成,因为如此的奢侈甚至都让观众觉得可惜,但也正是这种大手笔成全了一部天才的作品。

 

【剧情简介】

一个小镇,三个儿童相继失踪。其中两人已被证实惨遭杀害,而第三个孩子至今下落不明。

一连串的证据将怀疑指向了在小镇屠宰场工作的业余作家卡图兰。

审讯室中,随着警探图波斯基和埃里尔的深入调查,卡图兰所写的一个个关于"虐杀儿童"的作品也呈现在了观众面前……

第三个失踪儿童的命运究竟如何?作家和作家的弱智哥哥,谁才是真正的凶手?卡图兰的小说仅仅是一个个"黑色童话"故事,还是对现实世界"精神本质"的真实记录?

枕头人的工作是很悲伤、很艰难的。每当一个男人或女人由于生活极其苦难而非常非常悲哀时,他们只想了断这生活,了断他们的生命,了断他们的痛苦,正当他们自行了断时,枕头人*会出现……

 

【剧目亮点】

  作品与现实

“《枕头人》的冷嘲与荒诞在于,当人们纷纷指责与抨击文学作品中的暴力时,在国家名义下的拷打、酷刑、处决、残害的暴行正在肆虐。”

                                                                                              —— 《枕头人》原著译者胡开奇

 

作为一部经典之作,《枕头人》在剧本文学上的构思之巧妙、台词之精彩、表达样式之多样性,使得其被各类戏剧评论者冠以了”高智商话剧”、”思辨者童话”等头衔。作品中一段段奇特的故事时而让观众进入童话梦境,时而又迅速被残酷血腥的暴力和杀戮拉扯进现实,在童话与现实中间的则是极具讽刺和戏谑色彩的荒诞,其整体呈现出的强烈心理对抗、荒诞不羁、社会反思等大容量信息,实属中国戏剧舞台上少见。

“《枕头人》的冷嘲与荒诞在于,当人们纷纷指责与抨击文学作品中的暴力时,在国家名义下的拷打、酷刑、处决、残害的暴行正在肆虐。”《枕头人》作了简明的讨论。卡图兰对警察说:“可是......我不明白你想对我说什么?你是否想说我不应该写杀害儿童的故事,因为现实生活中存在杀害儿童的罪行?”

 

 

杀人与暴力

正是这些在真实生活中不能再现的东西,满足了观众潜意识的欲望并发泄出他们强烈的不满情绪。

这部戏剧显著地反映了麦克多纳作品的特征。首先是杀人与暴力的主题,两个孩子的离奇死亡是由剧中登场人物讲述出来的;卡图兰的父母和迈克尔在舞台上被枕头蒙住头,窒息而死;卡图兰是在很近的距离被枪杀。

正像剧情所反映的一样,剧中也许*是告诉观众一个主题:判断能力较差的人,或者人在某种特殊状态下,会忘记现实和虚构的差别,从而唤起人们内心对于暴力的某种渴求,这种潜在的力量也是作品想要反映的主题之一。

 

真实到底在哪里?

此剧也反映出理论与实际相关的故事论侧面。在卡图兰被怀疑的情节中,麦克多纳主张:小说中所写的情节不能当做一个真实,它是虚构的。

真实到底在哪里?

实际上我们有很多无法了解真实所在的场合。假设某人发言说了什么,即使他发言是事实,我们却不能担保他所叙述的*是正确的,甚至我们还怀疑本该信任的讲述者的话语。这正是戏剧在叙述中很难掌控的一个方面。

 

《枕头人》不算是一出悲剧,更不算是一出喜剧。它应该是这个复杂的世界给我们的一个复杂的回应,很严肃的回应。这种复杂性*多表现于人们观剧之后的反应。看过《枕头人》之后,心中会填满的是一种难以名状的感受。这不像是秋天看到飘落的树叶,也不像是火车站台上不舍的回眸。这是一种生活永远找不到创口,却在那里隐隐作痛的无奈。

整个故事讲的其实*是一个作家毁灭和诞生的过程。先将其毁灭,然后才有机会令其重生。这种残酷的折磨,对天性喜欢黑色幽默的英国人来说,可能是一种喜剧。而对于比较悲观的中国人来说,枕头人幽默的成分可能会少一些,更多的是黑色。足够黑色与邪恶。

黑色的情节带领着邪恶呼啸而来,邪恶的社会、生活以及人性让人应接不暇。有时候,你甚至觉得这些并非有意为之。这种浑然天成的恶意,其实正是将作者将世界的真实展示给各位的方式。所以,全剧*光明的部分不是小绿猪,而是结尾,封存五十年之后,邪恶的故事还会卷土重来。你以为作者的故事足够邪恶,对邪恶的事物来说,这其实*是喜剧,喜剧的荒唐感在这里显露无遗。

如果你准备好对付这些黑色和邪恶之后,再进入剧场,一切可能会变得不同,至少会无趣几分。这*造成了一个问题,是以一种无知无畏的心态观看这个故事,还是以一种前后通晓的明晰看待这个故事。但其实这并非难以解决和调和,因为大多数人基本上还是一种不明觉厉的感受。不管你是否已经准备过了。

也许,这正是严肃戏剧天生的优势。你无法预料会感受到什么。毕竟,这部戏不是为某个人群以及某种特定的目的所定制的。

 

 

 

【主创团队】

编剧:马丁·麦克多纳(英)

译者/文学顾问:胡开奇

原版导演:周可

演员:张加怀、何雨繁、王辰昊、张一杰、韩燕楠菲

出品人/制作人:李羊朵

出品/制作:鼓楼西剧场

 

演出地点:1905木木剧场

票价:      180/380/480

演出时间:2021.12.31   19:05

                   2022.1.1      14:30

 

 

 

 

 

 

 

"我之所以行走于喜剧和残酷之间,是因为它们一个照亮了另一个。我们人都很残忍,不是吗?我们有时候不是处于这种**是那种*,这*是希腊人所处理的戏剧。"

--马丁·麦克唐纳

马丁·麦克唐纳生于1970年,是继昆汀·塔伦蒂诺之后,*有才华的编剧。2006年,他的《六个枪手》为他赢得了奥斯卡大奖,2008年他自编、自导的剧情长片《杀手没有假期》,因为独特的风格和优秀的品质赢得了众多好评,也为他赢得了奥斯卡*原创剧本的提名。2017年,执导犯罪剧情片《三块广告牌》获得第7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编剧奖、第75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编剧奖,以及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影片提名。

同时,他也是当代戏剧的代表人物。作为英国"直面戏剧浪潮"代表作家,暗黑童话领域的恶趣味大师,他是继王尔德、叶芝、肖伯纳、贝克特之后爱尔兰又一位杰出的戏剧家。他以其荒诞的黑色幽默和挑衅性精神而闻名,他的残酷又幽默的作品为他赢得了无数知名奖项,其中包括三项劳伦斯·奥利弗奖,以及多项托尼奖提名。2003年,马丁·麦克唐纳编剧的《枕头人》在英国伦敦上演,引起巨大轰动。之后,《枕头人》又相继在纽约、巴黎等地掀起了一股黑色浪潮。

马丁•麦克多纳震撼百老汇的《枕头人》是一部兼具贝克特式的黑色杂耍剧风格和皮兰德龙般质问每个角色生存境遇的作品。该剧说的是一个作家由于其小说引起了儿童虐杀案而被审讯与处决的故事。这部故事中套着故事的剧作,拷问的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些细节,或作者的一部作品是否具有造成有影响力的社会行为的潜质。一部作品造成了社会行为,是谁的责任?

 

 

周可

我童年时期*深的记忆之一,*是夏天的晚上,坐在屋外的"坝子"里乘凉。大人们坐在躺椅上,摇着蒲扇,跟围在周围的小朋友们讲故事。随着故事的展开,孩子们的想象力便突破了这个小山村,飞出了环绕的群山,飞向了另一个又远又大的不可知的世界。

"故事"让我们对这个世界感到恐惧,感到期待,感到幸福,感到悲哀;故事也让我们体验到了丰富的情感。而编剧马丁-麦克唐纳是个非常会讲故事的人。他化身为"卡图兰",拿起了笔,写下了那些看起来是虚构,其实很真实的故事。于是有了《枕头人》这个剧本。

不知不觉,《枕头人》已经陪伴我们一起走过了五个年头。那个温暖的、忧郁的、带着一丝悲凉的诗意的枕头人,像一个谜一样,引导着我们走进人性世界那黑暗且光明的深处。五年的时间里,我们有过三个"卡图兰",三个"埃利尔",不变的是"警官图波斯基"和"傻哥哥麦克"。五年来,每一次的排练,都像是一次新的开始。我和演员们在排练厅各种争吵,挣扎,"互相伤害",听他们发誓说以后再也不演《枕头人》了。然后看见他们在舞台上那个小盒子里,越来越默契,也越来越成为人物自身,这或许*是"枕头人"的魅力所在。

 

 

 

 

【内外演出评论】
 
令人激动……一部炫目的黑色喜剧。
——《纽约时报》
 
一个混合着生活与艺术,现实与幻想,残酷和创造性,涉及了政治与社会的复杂故事。
——《金融时报》
 
马丁•麦克多纳,暗黑童话领域的恶趣味大师,在这部填充了迷乱如噩梦般故事的剧作中,他一举完成了自己的“格林童话”。
——《伦敦标准晚报》
 
黑暗而残酷的故事,却能让观众感受到温暖和美好。在鼓楼西剧场首演的《枕头人》,以出人意料的故事和独树一帜的叙事风格,让观众眼前一亮。——《北京日报》
 

“孩童”作为纯真与无辜的象征,饱受权力的蹂躏——这是整个人类犯罪与受罪的缩影。这种罪孽陈陈相因,难以改变,但总有一丝爱的光芒明灭在废墟之间——*像是松软的枕头人的泪水,善良而虚空,悲伤而温暖。
——文艺评论家 李静
 

我们惊叹于麦克多纳的叙事圈套,他用故事告诉人们警惕叙事本身的陷阱,用一个爱的清晰、爱的痛苦、爱的绝望、爱的无助、爱的*的卡图兰摧毁、拆解了人们精心塑造的各种完美形象。《枕头人》*是麦克多纳的冰镐,只是他砍碎的不仅仅是内心,还有人性。
——著名剧评人徐健
 

随着审讯的深入,两种故事逐渐交织在一起,我们已经很难分辨它们。这是这台戏在结构上十分高明的地方,从而造成了叙事内部的多重结构,使人惊叹它的复杂性。——著名剧评人解玺璋
 
马丁•麦克多纳编剧的话剧《枕头人》,让我这个业余爱好者一看再看,打破了自己的观剧纪录。——专栏作家潘采夫
 
还是严肃戏剧耐看,《枕头人》内容挺有琢磨头,从剧场出来*上网订了剧本,想好好瞧瞧。“鼓楼西剧场”选这出戏作为开幕剧有眼光。——作家杨葵

 

 

 

 

 

《枕头人》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人,长得跟正常人不一样。他全身上下是松软的枕头:他的胳膊是枕头,他的腿是枕头,他的身体也是一个枕头;他的手指头是细细的小枕头,甚至他的头也是一个枕头,一个圆形的大枕头。他的牙齿也是枕头,小小的白枕头。
 
枕头人必须这个样子,他得让人感到温和与安全,因为这是他的工作。因为他的工作是很悲伤、很艰难的……
 

每当一个男人或女人由于生活极其苦难而非常非常悲哀时,他们只想了断这生活,他们

只想了断他们的生命,了断他们的痛苦,正当他们自行了断时,枕头人*会出现,他紧紧地抱着这些寻短见的人,大呼“等一等!”

周围一切都慢了下来,一切都变得那么松软,那么舒服……当时间慢下来的这会儿,枕头人会回到他们的童年时代,回到他们可怕的生活还不曾开始的时候;告诉年幼的他们以后将要面对的痛苦和煎熬,以及自杀的悲惨结局,然后劝说他们在成长之前结束自己的生命,让自己的痛苦永远不会发生。当然,一个人突然自杀总会让人感觉不自然。但当一个五岁六岁的小孩子被车撞死,被溺死,或者不小心给套在头上的塑料袋打了死结的时候,大人们只会伤痛自己的大意,而不会发现孩子们是自杀的。
*这样,总有很多儿童死于各种“意外”。不过,这些儿童也*免去了所有的痛苦,在快乐的童年中安然死去。
 

不过,并非所有的孩子都喜欢枕头人。有一个快乐的小女孩,*不相信枕头人。当枕头人告诉她生活的阴暗以及她面临的苦难时,她赶走了他,枕头人哭着走了,他滴下了一滴滴那么大的泪珠,积了一大摊水。第二天夜里又有人敲那女孩卧室的门,女孩说,“你滚开,枕头人,我告诉你了,我很快乐。我一直很快乐,我会永远快乐。”但这次不是枕头人,推门进来的,是一个成年男人……这个男人每当她妈妈不在家时*钻进她的卧室,不久,她变得很痛苦很痛苦;当她二十一岁坐在煤灶前时,她对枕头人说,“你为什么不想法子劝说我?”枕头人说,“我想尽了办法劝说你,可你那时实在是太快乐了。”当她把煤气阀开到较大时,她说,“可我一直不快乐。我一直不快乐。”
 

当枕头人成功时,一个孩子*悲惨地死去。而当枕头人失败时,一个孩子*活在苦难中,长大成人后依然过着痛苦的日子,然后悲惨地死去。枕头人,那么高大,那么松软,只能整天转来转去地痛哭,他的屋子里积满了一摊摊泪水,于是,他决定再做*后一次,*不做了。他回到了他出生的那条小河边,坐在一棵树下,摆出了各种玩具。有小车,有会叫的小狗,还有很多很多的玩具,并拿出了一瓶汽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