蜕——并非结果,而是开端
2009年8月,一个叛逆躁动的姑娘在家人的陪伴下从青海西宁来到北京。手里的录取通知书,来自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一座重点一本学府。报道的时候,校园很美,室友很赞,一切都在呈现朝气蓬勃的样子。可是这个18岁的姑娘心里装着的,只有做音乐、组乐队,其实这是她拼了命考到北京*的目的。
姑娘很小的时候*吵着要学钢琴,家里经济条件并不宽裕,妈妈借钱买了架钢琴给她。她也算争气,学习、练琴、考级一样也没有落下,成为很多家长嘴里“别人家的孩子”。谁想这姑娘上了初中迷恋上了摇滚乐,偷偷买了吉他和一本三月通,磨破了手指,学会了弹唱,却还是想玩重型的东西,于是在高中时候遇到了自己的音乐和信仰导师,归顺了基督,学起了电吉他,还写了几首被老师赞许的歌。但也许双子AB的人格太容易精分,姑娘一面信仰着基督在重点高中啃试题,一面听着曼森战车铁娘子练着电琴组着黑金属乐队,并且背着家人朋友过了一段非常混乱极其胡闹的生活。高三的时候偷偷报名北京现代音乐学院,但被家人知道以后这个梦想很不愉快地破灭了。待尘埃落定,在几个月的疯狂补课题海挣扎后,姑娘考上了北京的重点大学,家人松了口气。
然而一切只是开始。
对于骨子里透着一股作劲的人,再多的苦口婆心软硬兼施循循善诱也是没有用的,你只能待她冷暖自知、跪着把自己当初选择的路走下去。
大学的开学典礼,姑娘像所有身边的朝气青年一样,穿着干净的新生白T恤,抱膝坐在操场上,听着校长的鼓励,手机里却在联系仅有的一个音乐制作人的号码。当时的她*像一个无头苍蝇,找制作人也不知该干什么,只是迫切地想要学习一切音乐的知识。后来慢慢接触了一些音乐人、乐手、排练室,对她来说仿佛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在学校,她那股离经叛道的劲道发挥地淋漓尽致,也许是12年的课桌生活已经让她彻底厌倦了,也许是拿考大学当跳板驻扎北京这事已经做到了无法再后续,她逃课、顶撞教授、刁难老师、当众抽烟酗酒、买答案应付考试、拒绝一切集体活动、整天要么在寝室埋头写歌,要么泡在图书馆只看自己想看的书。在校外,她干脆住进了排练室,急切地寻找排练的机会、学习编曲的可能。但成熟的独立乐队,有哪个会招一个18岁的愣头青加入呢。2009年底,姑娘背着吉他跑到后海,一家一家酒吧询问,需不需要歌手,可是面对一个五音不全的菜鸟,那些阅人无数的经理服务员们只是笑着摆手。*这样持续了两个多月,终于在一家酒吧得到了试用的消息。还记得那一年,她的薪酬是唱4个小时80块钱。
后来姑娘几乎唱遍了后海所有的酒吧,唱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薪酬也成倍地增加,只是,一唱七年。
这七年里,在后海唱歌时断时续,姑娘也在艰难而不断地成长。先是在2010年夏天预料之中地退了学,去了丽江,唱了半年,写了几首歌;2011年回到北京,一边驻唱,一边在咖啡馆办自己的原创专场。2012年到2013年断断续续在酒店大堂唱起了爵士,自己的作品专场也越来越成熟。2014年发行了一张EP,紧锣密鼓地巡演了全国100多个城市。2015年开始以乐队形式在Livehouse演出,并在朋友的帮助下,众筹制作了自己的首张专辑《点燃》。
2016年5月14日,姑娘将携乐队在愚公移山Livehouse举办这张专辑的首发演出。演出的主题叫做蜕,蜕即蜕变的意思。但对姑娘来说,这场演出并不是蜕变的结果,而是蜕变的开始。姑娘的名字,以前叫做佳妮,现在叫做玥霖(Gabrielle),并且以后一直叫做玥霖。她的作品,既有听哭无数北漂青年的《一个人看小丸子》,也有清新快乐的《白日梦游》《晃动在眼皮上的阳光》;既有暗黑系的《冥光》《小丑》,也有深情款款的《凝固时钟》《错觉》;既有娓娓道来充满故事性的《那年梦中》,也有气势如虹意味深远的《点燃》《Sunday Morning》。她一直在持续创作新的作品,风格也会渐渐趋向融合。之后的作品,会朝着世界音乐、融合音乐发展,她期望能够成为一个真正具有制作能力的音乐唱作人。
5月14日星期六晚9点,她会带着新专辑和乐队,与嘉宾苏遇、小普、欧阳梦溪三位音乐人,在愚公移山等候所有同样期待蜕变的灵魂,在这场相遇里完成一次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