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北京
【南京之声】野外合作社

演出时间:03月25日 20:30-03月25日 22:00

艺人: 野外合作社

场地: 南京 欧拉艺术空间

地址:玄武区阳光路3号太阳宫演艺广场B1层 查看地图

票品价格

通过购买门票方式支持此演出,一旦票品售出概不退换(因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演出取消或延期除外),请您在购买时务必仔细核对您的订单信息并审慎下单。 已购买的门票可在 我的订单中查看购票信息。

参演音乐人
演出场地
相关图片
演出详情



时间:2017年3月25日

地点:欧拉艺术空间

票价:80 / 100




(海报设计:刘大师/毛毛)

 


 


 

楼下的梧桐天没亮*“移”走了,美其名曰“移”。

 

从家里窗户望出去,光线明朗开阔,盐仓桥尽收眼底。

 

如果你恰好坐100路下班,你会发现沿着中山北路一路过来,路边的梧桐每天都在有秩序的淡出你的视野,你可能会为这突如其来的开阔去暂时适应几天眼球。比如龙池庵小区外斗志昂扬的警车,比如政治学院外英姿飒爽的兵哥哥,比如南京饭店外玉叶金柯的房车...以前树木掩映,你只能匆忙之间看到一些似有似无的幻影,你会觉得南京是一座清扬婉约的城市,现在,硕大的梧桐全部移走,你才真正看到了南京的大格局,大场面。这才是南京,恢弘的古都。偶尔,你也会感叹,这是怎样的干劲?可以让一棵棵庞然大悟电光石火般消逝。


 

( 摄影师微博: @雍子曰_ )

 

2006年,*次来南京,一个人,一手拎行李箱,一手背电吉他,到学校报到。南京的九月,一年中*热,我的汗从下火车到进宿舍*没断过。要知道,一个北方的胖子根本无法忍受这种南方的溽暑,我当时*一个感觉,心跳快,根本慢不下来。这*是我对南京的*个印象,夏天可以热到你虚脱,躲也躲不过。

 

后来,做乐队,校园乐队。和一般大学生乐队一样,基本自娱自乐,不与外界联系,*有关联的*是新街口的香港电子城,在那里你会碰到南京形形色色的乐手。那个时候南京还只有一条地铁,我得从北门坐上148到安德门转1号线到新街口,14号口出来一直往东走,过马路对面*是,现在香港城已经搬到了淘淘巷背面,我的乐器线也已经淘宝解决了。那时候南京也没有雾霾,只有雾。记忆中,只要天气一转冷,早上起来,*会出现厚重的大雾,那个雾真的是乳白色,水汽充足,清新舒爽。

 

毕业之后,辗转北京和南京数次,*终还是留在了南京,继续做乐队。

原因很简单,回家工作,也找了一些乐手,基本都不靠谱。


 

( 摄影师微博: @陶傲慢 )

 

回到南京以后,开始做新乐队,也*是现在的野外合作社。排练去张府园地下曲爷的笑阳排练房,那个时候,你在张府园地下室基本能见到如今南京的所有*乐队。当然,偶尔路过旁边的桔子水晶,你也能碰到一些知名乐手。张府园地下室应该是我去过的*艰苦的排练房,进地下室得先经得起考验,比如你得踮着脚踩砖头趟过全是水的过道,你得捏着鼻子穿过骚气十足的走廊。我觉得,地上音乐和地下音乐根本*不是什么流行乐和摇滚乐的区别,也不是什么意识形态,表达方式的区别,更不是主流音乐和独立音乐的区别,而*是单纯的工作环境的区别。以至于,别人一说到“哦,原来你是搞地下音乐的啊,”我的*反应*是张府园!

 

*这样,做了一年多,乐队渐渐磨合成形,作品也开始丰富。我们*去找演出,*开始是傅厚岗,古堡二店,从那里开始我们的暖场之路,从那里认识了潘大爷。其次是61,我们的老东家,和死磕虽然不经常见面,但关系一直很好,从*开始的南京靠谱*一直认识到现在,演出也是有叫必应。再*是后来的斑马,对新店没什么印象,对老店还是历历在目,毕竟*次专场*给了它。


 

( 摄影师:罗翀 )

 

去年开始,转战欧拉,摸爬滚打,一步一步。季老师,秋秋,爵爷,董事长,御用文案巫婆大人,都是贵人。你会觉得在南京做音乐比较快乐,*算没名气,也会有人帮你,纯粹的帮你,纯粹的热爱音乐。不信,你可以在南京玩玩乐队试试,即使你不找他们,他们也会找上门来。

 

久而久之,你会习惯一种常态。你周围的人,食物,地标等等。你有一个非常安全可控的范围,你知道遇到什么事情会想到谁,你的郁结,你的喜悦,都可以得到释放。你也总会有所期待,期待明天偶遇什么人,约什么局,聊什么脑洞,得到什么消息,收获什么成果,这种期待安全可控又充满未知的诱惑。


 

( 摄影师:罗翀 )

 

如今的南京城,到处都在挖,到处都在建。一个新南京正在悄然而至,如今的老门东俨然一座历史悠久的南京迪士尼。南京鸟巢,南京水煮蛋应该也会接踵而来,一切bigger than bigger。更不用提的还有熙南里,五福里,鸣羊街,通济门,水西门……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看到十里秦淮穿城而过。专家声称,不会让老门西再变成另一个老门东。是的,专,家,说。

 

无论在哪个角落,无论早晚,你都会听到施工声。这么循环反复的噪音,都可以忍受,足以见得大家还是喜欢摇滚的。

 

当然,尽管如此,我还是喜欢现在的声音。大的格局已摧枯拉朽,无法改变。但在南京小的角落里,小的声音,还正在有惊喜正在发生。

 

八九十年代的声音是洪流,大家顺流而下,湍急的河水汇成一股江海,集中往一起走。而现在,每一个乐队,每一种声音,都在拓展,不再背负使命,各走各路。每个声音都是巨人,都代表着自我。

 


 

特别鸣谢

场地方:欧拉艺术空间

责任编辑:黄+诗

 

 




TOP